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zhwc39的博客

虚席以待,欢迎来坐坐,聊聊,一起看海。

 
 
 

日志

 
 
关于我

读了我的一些博文,便可知道,作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由来多少有些偶然,虽然建筑学专业是我所爱,但成为这个专业的老师却有些身不由己的机缘。不过如今在我对大学教师这一职业逐渐适应并喜欢且又将渐行渐远之际,却又平添了几分惆怅,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大概还是,大学变得越来越陌生了——不由想起陈丹青的离开清华,他本是怀抱理想跨入自以为的学术圣地的,然而没料到“水木”已经不再“清华”了,那就选择离去!我佩服他的毅然,虽然这只是犬儒的洁身自好,并无补于理想的实现。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图文)  

2016-03-28 08:56:17|  分类: 建筑世界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小引:我自从退休后,基本退出了建筑教学活动,而且不再承接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项目已经很多年了,近年来,连一些设计招标评审和方案论证等活儿,也逐渐淡出……这样,似乎离专业越来越远了,其实不然,因为与年轻教师、学生等还偶有联系,对建筑设计的信息、动态、设计理念和理论还是一直关注着的。

我发现,近年来许多被广为报道的新建筑,所谓的“新”,主要还是推介其形式上的变异,尤其是借助于电脑辅助设计,把以前较少应用的三维曲面表皮和任意可塑的非几何形体用新材料呈现出,以此逐形成为一种时尚。其中盖里Frank Owen Gehry)哈迪德(Zaha Hadid等人,尤其突出。一时间,学校这样的以传播世界优秀文化为己任的领地,逐渐也在部分师生中形成了一种追风的偏好。尽管现实的建筑市场,还是不能不由“正常”的建筑唱主角,但媒体,无论是大众的或专业的,似乎总愿意把些标新立异、夺人眼球的作品放在更突出地位,而更尊重结构施工、简单省事的设计,似乎变得“落伍”了,功能完善和空间利用的经济合理性,也往往退居次要地位。有些建筑,为了形象,大量“无用”的空间甚至要超过整体的40-50%。我甚至对学生说过,现在一些作品要吸引人,首先得学会“浪费”,浪费空间、浪费材料、浪费设备……甚至浪费使用者的体力精力。

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进步。有如一些品牌名家时装设计,光怪陆离,似乎在引领时尚潮流,其实,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新奇,T台上招摇过市,商业宣传造势的作用远大于市场推广的实际,这是源于其内核并没有太多穿着的合理性,也没有形式上审美愉悦,看过也就罢了。不过衣着毕竟是个人化很鲜明的事,建筑则具有强得多的公共性,尤其是财力、物力、人力的消耗以及它长远的环境影响,每个有责任心的建筑师真不该为了个性的张扬,而来过度消耗社会资源。

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在美国的原来老同事发来的一封EMAIL,看到一所北京的中学,在《建筑学报》等国内顶级专业杂志上还没有看到介绍,倒“出口转内销”似的,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因为,我看到了学校设计的一些新的理念,那不是单纯的对形式的玩弄,而是致力于新颖适用空间的创造。所以尽管我有基本上不转发别人文章的习惯,也忍不住要特来把它向更多的人推介一下。顺带说明,除了原文图像,我也颇喜欢那些配合画面的简单文字介绍,所以就全文转引了。不过全篇我有一个字小小的更改,即把“被动的节能”改成了通常使用的术语“被动式节能”,以更好理解。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这所学校竟然还有农田,让孩子们边读书边种地(这是原来的标题)

原创 2016-03-16 小城君 一人一城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这个学校让每个学生,

在城市的中心,

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

可以守着自己的一方田地。

……

- 北京四中 · 房山校区 -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初夏,在一片金黄的麦田里,

一群人正埋头在田间收割着麦子,

而他们的身后是整齐的钢筋水泥高楼。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这群人里,有学生有老师,

在这片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

只有此时的他们知道丰收的心情。


其实小城君说的这片麦田,它不在哪个偏僻的乡村,而是在北京西南五环外一个新城的中心,北京四中房山校区的楼顶。

这个幸福的学校里,每个班级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农田。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六年前,李虎和黄文菁作为OPEN建筑事务所合伙人的夫妻俩,正在为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做竞赛方案。

同一年,他们的女儿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为孩子找学校的过程也让他们开始认真思考物质的空间对教与学的影响。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李虎和黄文菁

经过帮助女儿选择学校,李虎在北京四中的设计方案上又考虑了很多。如果一个学校就像是一个花园一样,那孩子在里面学习,就是另外一种感受了。

所以从房子结构开始就做出了改变,它不是像传统建筑的一样的方方正正的高楼。


建筑的主体建在起伏的山坡上,

这样房子的肚皮山峰相连,

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山坡起伏的结构形成了绝佳的休息之处,

像是回到自然中一样,可以席地而坐。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山谷的地方,种上了竹子,

每一处都有一个苍翠的竹园。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学生们在这样山坡起伏的学校里,

课间可以穿过长长的缓坡,

到平坦的区域里安静的看书。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一些活泼的男生们,

更喜欢在山坡上追逐,

就像是回到青山绿水间一样自由。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中间的空地上,有一池水潭,

流水从立柱上喷涌而出。

池子里有植物、有金鱼。

旁边山坡上,

几个女生正拿着画板画下眼前的一切。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正是因为这个起伏山坡的独特结构,

学校的功能空间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

从外面进入,就是一个明亮开放的门厅。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从门厅里往上走,

分布着教室、实验室、行政楼。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从门厅里往下走,

是食堂、风雨操场、攀岩墙和礼堂。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学校的舞蹈教室也在地表之上,

为了引室外风景入室,

舞蹈室的一面都是超大的落地玻璃,

另一面则是一面镜墙,

室外的景色在镜子上可以无限延伸。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室内的小报告厅,

其实它是建在小水池上的。

平时空闲的时候,

学生们都喜欢坐在这里看看书。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室内的风雨操场,

在地面的诗歌花园下。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诗歌花园的座椅镶嵌着玻璃,

这就是地下风雨操场的天窗。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在这个巨大的结构中,

主要的交通流线空间里,

有很多这样颜色鲜艳外表的独立空间。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如果说整个空间是一个开阔的河流,

这些独立的空间就是河流上的岛屿,

平时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开展小型的群组活动。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连接上下空间的楼梯,

李虎保留了最原始的清水混凝土的原貌。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但这些楼梯却有着惊艳的造型。

楼梯正是创造生活戏剧的舞台,

既然每天都要在这里上上下下,

为什么不让它有趣一些?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走在这样诗意的清水混凝土的楼梯之上,

会有种人在画中穿行的感觉。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这里还有攀岩墙等丰富的室内活动空间,

让来不及进行户外活动的短暂课间,

也能给孩子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快乐。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学生的食堂延续了楼梯清水混凝土的风格,

倾斜挑高的屋顶,宽敞明亮。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学校的校长曾经为了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自然、接触农耕,自己还特意在郊区寻找田地,让学生周末去种。但找到的地方离学校太远,这样的活动只坚持了一两次,就放弃了。

李虎在设计过程中,听到了校长的故事,在学校的设计中特意在房子的天台增加了农田。天台的这块有机农场,被开辟成了36块实验田,学校36个班的学生,每个班级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农田。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一年四季,学校天台的农田里,会种上不一样的农作物。每个学生都是这些农田的主人。

于是,在这个城市中心的学校里,学生们除了读书写字,还多出了一项特别的任务----种地。

  

这个班级番茄地的番茄快熟了,

男生和女生们已经迫不及待来看看生长状态。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这个班级里的花生成熟了,

老师带着学生自己动手挖花生、摘花生。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实验田里的小麦丰收了,

老师带着学生下地收割,

收上来后学生们甚至可以亲手打麦。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从播种到收获,学校的学生们都可以参与进来。这些收获的庄稼,会被送进食堂,做成每天的食物。

这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绿色三星认证的中学建筑。整个学校,最大化地利用了自然风和自然光线,建筑的布局和几何形态都把被动式节能考虑进去了。学校的操场下,还有两个大型的雨水回收池,收集宝贵的雨水来灌溉农田和花园。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在这个学校里,下有苍翠竹林,上有起伏的山坡,楼顶上还有肥沃的农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自然的痕迹。每个身处学校里的人,都可以回到最自由的状态,你不必四处寻找自然,你就在花园之中。


你想怎样的度过每一天?

没有什么比每天都处在,

一个令你愉悦的环境里,

更幸福的事情了! 

 一所让我刮目相看的中学校舍 - zhwc39 - zhwc39的博客

 



建筑设计:OPEN建筑事务所

肖像摄影:王旭华;空间摄影:夏至、苏圣亮;

视频拍摄:Spirit of Space


后记:我欣赏这所学校的设计,是深感其极具匠心,但因为没有现场参观过,不太好做全面的评述,不过欣赏之余,仍想简单指出这所中学设计的几处突出亮点,和读者共同品味:

1,因地制宜,真正的从地形条件出发,利用地势,巧妙地营造了高低错落各得其所的空间;

2,真正的做了绿色生态的环保文章,这绿色不是宏大的形容词,就是有活生生的绿色植物与刚性的建筑物相互交融,共同来营造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当然,这需要对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真挚的人文关怀;

3,这是一座将外部体型和内部空间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塑造的建筑,既不是为了追求外在形式变化配以故作花哨的外壳,也不是为了追求内部空间流动而牺牲使用价值,而是让二者相得益彰地互相帮衬;

4,不以建筑装饰的高档来显示建筑的身价,而是挖掘材料色彩肌理的潜力,用朴实无华但鲜明的简洁自然,导引、划分,让使用者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步移景换趣味无穷的效果;

5,总体用地十分节约紧凑,所有教学和行政、后勤等相关用房,分区合理地被纳入一幢建筑,而空出地方来集中留给一个大田径场。同时建筑物并非单纯为省地而成板结的一块,其分枝状布局,不仅是争取朝向的需要,更是让室外空间与室内能有更多更密切的接着,这可以让自然景色随时随地的呈现在学生视线中,从而身心得到释放。

…………

X,最后一点,要提一下那无法回避的关于屋顶种植农作物的大胆尝试,我首先要赞扬设计者的探索精神,也佩服校长的接受和承担,但是我又怀疑其推广的可能和可持续性。屋顶种植,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种农作物,一茬茬地从播种到收割,可不是种几丛花草那么简单。以前就听说的关于水、肥、土、种……”等等种地的科学,我在干校还亲自领教过种地的辛劳,所以只质疑一点,就是那屋顶上的土壤,如何既长期承载保持肥沃湿润,而不造成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渗漏。或许可以另设一套夹层的有组织排水系统?总之,倘这一问题有一个科学、经济、简便的解决途径,我认为即使得一个全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特等奖,也将受之无愧。因为我们广大国土城市中,那无数平方米的屋顶,可以增加出多少良田啊,退一万步说,即使只让所有学校的屋顶都成为实验农场,那也是相当可观的数字啊!

      当然,这屋顶农田的创意,倘若不可持续,我也并不认为这所中学的设计,会有多大的缺憾,毕竟,建筑是建在土地上的,而并不具有承载土地的义务。


 

 



 

  评论这张
 
相关小组: 建筑设计苑
阅读(713)| 评论(2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